登科宝璧,高28公分、宽21公分、厚4公分,为翡翠灰料间绿点料。本作品在创作上大胆采用我国历史传统文化中极受文人关注的、与文人荣辱休关的魁星点斗、独占鳌头、龙门跃鲤三个题材合在一起进行创作,可以说是别具匠心、与众不同。这三个题材,任何一个单独创作的都数不胜数,而象登科宝璧这样的创作,则为作者之独创。
魁星点斗中的魁星即“奎星”,为二十八宿中的北斗七星第四星,又称天枢星,奎星的崇拜自东汉以前就存在了,东汉、宋均在注“奎主文章”中释曰:“奎星屈曲相钩、似文字之画”。奎星又称文曲星,传说北宋开封府尹包拯即文曲星下凡。故时常以奎称文章、文运,如秘书府称“奎府”。皇帝书写的文章称“奎书”、“奎章”。封建王朝科举取士,考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》《礼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称五经,得第一名称五经魁首,夺得殿试第一名称夺魁,而被魁星朱笔一点,即今科得中高第,自此得登仕途。
独占鳌头则为封建王朝皇宫大殿台阶正中石板上,雕有龙与鳌,考中进士的举子要站在台阶下迎皇榜,而唯有得中魁首的“状元”, 则荣幸地站在大鳌的头上,故曰“独占鳌头”。
龙门跃鲤,是传说黄河鲤鱼闻说龙门山风光无限,于是游到伊水之龙门山,其中有大红鲤鱼等奋力跳上龙门山,化而为龙的故事,而本作品的下部正是龙门之鲤,尾部卷珠,乃有化龙之象矣。
此登科宝璧蕴含文运昌盛之精义。